太原信息网-351030资讯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古人的主食是什么?

网络整理 2019-05-30 最新信息


古人的主食是什么?

关于古人的主食,首先要限定这个古人是哪的古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主食是不同的,历史也是不断发展中,主食也会发生变化。

关于中原人,也就是现代的汉族先人,主食就是在变化中。

现在一般以为是稻米,但要知道,最早的中原人,或说是华夏人起源于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是不产稻米的。最早的水稻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古越族和苗族种植的。即使到晋朝,因为北方民族占了华夏人老家黄河流域,晋朝上层人士就搞了个衣冠南渡,跑到长江流域,把那里的当地人打跑,晋朝来的大地主们只顾抢地盘占土地,但没有马上学当地人家水稻。汉族地区种植水稻是唐宋以后的事情。

大麦小麦,简称双麦,是中亚地区的产生,大约到汉代,中亚才引入大麦小麦。

大豆是满洲地区特产,现在考古发现,满洲地区是史前文化,即人类的原始时代就种植大豆。所以中原的大豆是从满洲地区引入的。

现在考古发现,大约在9000年前到7000年前史前文化时代,中原即黄河流域的原始人,也就是华夏人的先人最早种植的是黍。黍最早产自何地?学界还有不同观点,类似黍的野草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所以华夏的原始人最早培植人类种植的黍。

其后较早的主食还有粟,汉族史书常把粟和黍并列,有可能的古代华夏人不懂区分。实际上这是两者植物,还是存在很大不同。黍的产量非常低,不易成活,所以很难养殖更多人口,而粟容易成活,产量高。粟应是后发现种植的,华夏人掌握种植粟,才使得人口繁衍下去。

古人的主食是什么?

那么满洲人的主食是什么呢?现在一般说是大米,东北大米好吃是公认的。如果去过日本的朋友,可以比较一下日本大米和东北大米,味道有些相近。

东北大米种植的历史比中原更晚,而且不是中原的品种。中原传统种植的籼米,而东北大米和日本大米是一个品种,是粳米。但东北大米又有自己特点,生长周期长,阳光充足,长期的培育形成了自己特色。

满洲地区的大米,根据最早的历史记录是渤海国时期,渤海国是靺鞨人和高句丽联合建立的国家,渤海国和高句丽的一部分疆域就在朝鲜半岛,所以最早的满洲大米是从朝鲜半岛引入的。

现在东北大米中比较有名的是五常贡米,据记载是: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吉林将军富俊征集部分朝鲜人在五常一带引河水种稻,所收获稻子用石碾碾制成大米,封为贡米,专送京城,供皇室享用。

清末满洲地区开禁,不仅大量中原人涌入,而且还涌入了大量朝鲜人,这些朝鲜人在他们聚集的地方开始种植水稻。甲午战争特别是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势力进入满洲,日本在中国建了农事试验场,后来还有很多日本移民进入,这些日本人开始大规模种植水稻。早期满洲地区的水稻是朝鲜人和日本人种植,大米也是朝鲜人和日本人的传统主食。但满洲本地人,一般没有种植水稻的,满洲人主食也基本没有食用大米的。

古人的主食是什么?

现在我们知道,满洲人最爱的主食是面食和粘食。满洲人的传统主食就是小米。

“小米”分“白小米”和“黄小米”两种。做出来的米饭或“饽饽”,白小米都要优于黄小未。在清代,白小米始终是宫廷贡米之一。吉林省的乌拉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盛产白小米的主要地区。满族的先民们也一直将白小米当做日常主食(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的60年代)。满族人认为“小米饭养人,老少适宜”,产妇老年人和病人都用小米饭来补养身子。

股市脱皮钱要放在热炕上,驱除水份,在碾子上要经过反复三遍才能变成小米。小米饭多以捞饭为主,也可闷饭或做粥或者水饭。

小米捞饭是将小米淘好(二至三遍),用宽汤水煮至六、七分熟后,用笊篱捞到盆里,然后用锅再蒸一遍。其特点是:散落、肉头、暄腾,米味浓香。煮饭的米汤还可做汤或炖菜。

小米用宽汤水煮熟捞出,加水投一下即成了小米水饭,小米水饭是产妇补养身子和催乳增乳的最好饭食。同时也是人们吃完“饽饽”时用水饭垫底,以防“烧心”(胃返酸)。

小米穿上一定比例的黄豆,经过浸泡后拉成水面。可做成甜饼子、小米面发糕或做成煎饼。


作者富察春兵

满族文化网原创出品。

本文作者:满族文化网(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628878845011610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晋朝   水稻   满族   朝鲜   朝鲜半岛   日本   大豆   历史   汉朝   文化   黄河   遇城   遇自己   吉林   小麦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