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信息网-351030资讯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赵匡胤创立“祖宗家法”,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网络整理 2019-05-14 最新信息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走上皇帝的领导岗位,平心而论,其家教还是可以的。 他创立的“祖宗家法”,刻在石碑上,立在太庙的密室里,对北宋后来的八位皇帝以及南宋的皇帝们,还是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是维护宋王朝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定海神针,也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赵匡胤创立“祖宗家法”,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面对唐末五代,从庞勋起义算起,打打杀杀,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动乱和分裂,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如何终结这混乱局面,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发展空间,让百姓看到希望。作为后周殿前都虞侯的赵匡胤在心里就默默地盘算自己的未来,该怎么布局和发展。并不是在自己升为殿前都指挥使,周世宗柴荣死后,赵匡胤领着大军从开封城出来,浩浩荡荡的走到一个叫陈桥驿的地方,兄弟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黄袍,往身上一披,自己就是大宋的开国皇帝了。

赵匡胤创立“祖宗家法”,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政变是有准备的,赵匡胤的准备要比一般人高明有理想、规划和远景设计,革命较为彻底一些。并不是打打杀杀,热闹一下,再被别人重复一遍,自己再成为被革命者。在黄袍加身之时,面对兄弟们的抬爱,赵匡胤是先礼后兵。“拥逼南行”时,赵匡胤勒马而停,认认真真对兄弟们说:“你们贪图富贵,硬要立我为天子。那好,我有号令,能听从吗?如果不能,就地解散,兄弟们各奔前程。”这岂不是废话,作为军队的最高统帅,也没遇见敌人重重包围的生死关头,怎么就有人敢不听使唤!这是赵匡胤在偷偷地转换角色,是你们让我这样的。

赵匡胤创立“祖宗家法”,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众兄弟们一起下马,跪好,再挺起胸膛高呼:“我们唯命是从!”于是,赵匡胤继续把丑话说在前面,用场面上的话讲叫“约法三章”,说:“一、小皇帝和老皇太后是我旧主,不得惊犯;二、众王公和诸大臣是我同僚,不得凌辱;三、朝廷府库和老百姓家,不得侵掠。遵命者赏,违法者斩,做得到吗?”众将士齐声喊道:“诺!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匡胤创立“祖宗家法”,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赵匡胤顺利完成被人推上皇位的“勉为其难”一幕,成为大宋的开国皇帝。这种黄袍加身式政变,在古代是最为文明的政变,也是最彻底而干净的和平演变,并不是黑杀白或白杀黑,人头落地,最终黑白不分。这是赵匡胤的高明,政治家的战略智慧的体现。后周本来就是一个烂摊子和一大堆陈谷子烂芝麻的烂事,如何恢复被摧残近百年的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唯有凝聚民心,创造一个安定团结、一心奔小康的大好局面,才有利于赵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和千秋万代,避免重蹈五代覆辙,成为众多的短命野鬼。

赵匡胤创立“祖宗家法”,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群臣们服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再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瓦解的。赵匡胤深知灯下黑的危害,自己的人才是关键的关键,于是也来一个“约法三章”。这就是开头说到的北宋太庙里那间神秘兮兮的密室,据说立了一块四尺宽、七八尺高的石碑。这个外人和没有继承皇位权的家人都是看不到的,只有后来的新皇帝即位,才能在祭拜了列祖列宗,汇报了思想工作以后,才有资格进入密室诵读碑文。随同新皇帝走到碑前的,只能是一个不识字的小宦官,其他人则必须远远地肃立恭候。新皇帝必须跪下来默诵,并牢牢记在心里,依法行事。否则,如有违反,则会天打五雷劈。

赵匡胤创立“祖宗家法”,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这种近似宗教仪式的程序,太祖赵匡胤之后北宋的八位皇帝,都是谦卑地予以完成。那么石碑刻的究竟是什么内容呢!到了金兵攻陷宋都打开密室后才被披露于众,这是皇家自己人的约法三章:“一、保全柴氏子孙(即后周皇族);二、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三、不加农田之赋。”简洁明了,直奔主题,过目难忘。这就是赵匡胤的家教,大宋的“祖宗家法”,宋朝能够延续三百一十九年的定海神针和基石。

赵匡胤创立“祖宗家法”,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

于是,我们有了《水浒传》中柴大官人的后周皇室“丹书铁券”;有了开封府里黑脸包公,包大人,包青天;有了王安石变法的跌宕起伏,是是非非;有了《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大宋之繁荣和百姓之安居乐业。太祖立此家法,该是两宋朝野的幸事。(文/蔡驷读历史 图/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蔡驷读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0393969609671175/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赵匡胤   宋朝   北宋   历史   清明上河图   南宋   周世宗   经济   包拯   文化   春节家书   水浒传   柴进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