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信息网-351030资讯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网络整理 2019-04-28 最新信息

人们通常会对自己熟悉、与自己相似的人产生好感,对于与自己迥异的个体或者群体就会心生排斥。这样的心理会在某些特殊时期被无限放大,进而构成对某个族群的杀戮和迫害,比如“二战”时期纳粹残害犹太人。

在这样的至暗时刻,作为异类的个体,一定会察觉到人性最阴暗的恶。曾经是常识的道德准则此刻完全失效,施虐者和受虐者采取相同的歇斯底里的暴力来解决问题。如果这种视角来自一个脆弱幼小的孩子,那么人们一定会对此有更深刻的体察。《被涂污的鸟》就是这样的作品。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题图/上图及正文第2节后的图片,来自电影《被涂污的鸟》剧照。

《被涂污的鸟》:“二战”时的“恶童日记”

01

阅读《被涂污的鸟》,初始感觉像在读《百年孤独》。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被涂污的鸟》,文景出品

同样充满了魔幻主义色彩,吉卜赛人、巫术、邪眼、稀奇古怪的药方......现实的框架下,穿插着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宗教经典。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恶童日记》,文景出品

读下去才知,它的题材与结构更像《恶童日记》。孩子在战争这个特殊情境下,想方设法自我求生,为此被迫学会了残忍和复仇......

《被涂污的鸟》重现了“二战”时期东欧偏远土地上的一段黑暗历史。作为《时代》周刊力荐的百年百部佳作之一,耶日·科辛斯基赋予了它迷狂、阴郁、暗黑的哥特气质,残酷中有诗意,暴烈中有温情,无怪乎会受阿瑟·米勒推崇。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耶日·科辛斯基

脆弱的孩子与残酷的战争

02

1939年,“二战”爆发。

一个出生于东欧某大城市的6岁男孩,被父母托人带去遥远的村庄逃避战争。

小男孩因为长着黑眼睛与黑头发,被当成吉卜赛流浪儿和小犹太人。无知的农村人说他是魔鬼附身的,有一双邪眼,能给人施以诅咒,如果被他数清了全部牙齿,人就会死。农夫们因恐惧而生的暴虐变成了种种刑罚,都降临到了小男孩身上。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带着不祥的印记,小男孩开始在一个又一个村庄之间流浪,经历了百般折磨,也见识了现实世界种种黑暗与残酷。整本小说,也是通过他的视角来进行叙述的。

他曾目睹残暴的磨坊主因怀疑妻子与一名农夫偷情,用一把铁餐勺剜出了农夫的眼睛。也曾被农夫加波斯日夜殴打、恐吓,双臂捆起来吊在铁钩子上,还要放一条恶犬伺机扑咬。

农夫马卡尔全家乱伦,当目睹自己喜欢的女孩与公羊“做游戏”时,小男孩内心纯美的东西彻底破碎了,理解了何为“与魔鬼狼狈为奸”。

因为在一场弥撒仪式上不小心摔了沉重的祈祷书,他被几个农民扔进了粪坑,再也说不了话。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收留过他的一名木匠,认为他的黑色头发会招引闪电。所以每逢暴雨将至的日子,就会把他用一辆牛车赶到野外,用链条和沉重的挽具套着他,把他一个人留在荒野里。

一个七岁的孩子,独自面对黑暗与狂暴的自然界。闪电在近处闪烁,荒野里的树干会呜咽,草地会发出咕哝声,森林里的狼人会慢慢从周围爬过来,恶魔会从冒着热气的沼泽地来,坟地里的食尸魔们正在交战,把骨头碰得咯咯响......

因为太害怕,这些存在于童话故事里的妖魔鬼怪,在一个孩子的想象中统统复活。这是成人眼中的魔幻,却是孩子想象中的现实。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在黑暗冷酷的流浪生涯里,温暖着他的是“彗星”。

彗星是一个罐头盒做的火炉,在罐侧和底部用铁钉打许多小孔,装上铁丝把手。放上燃料,既是持久的热源,又是微型厨房。用力挥旋小火炉时,空气会通过小孔让火焰熊熊燃烧,像一个通红的火球,拖着长长的尾巴,样子就像彗星。

作者耶日·科辛斯基在书的前言中写“关于童年的小说需要最大限度发挥想象力”。除此外,他还采用了一种对比的方式来加大作品撞击人心的力度。即,A面是个正处于最脆弱状态的孩子,B面是以最可怕的面目(战争)出现的社会。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弱小的个人与强悍的社会,孩子与战争,用这样的对比来展现极端反人类的状况”,是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

反犹:每个人都会与魔鬼结盟

虽然有很多书籍和电影讲述“二战”的残酷及犹太人悲惨的命运,但现实中,依然有不少人对战争中的人性之恶所知不深。

作者在前言中写:在大屠杀开始之前,东欧部分富人就逃到了瑞士,他们虽然也看报看新闻,但还是认为关于集中营和毒气室的报道是记者添油加醋。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而作者本人身为波兰裔犹太人,在战争前后的东欧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他知道真实状况比最荒诞不经的幻想还要残忍得多。

犹太人自成一统的文化和语言,以及独特的信仰习俗,使得当时的东欧地区反犹现象严重。当小说中的犹太人遭受纳粹迫害时,当地农夫认为:上帝的惩罚终于降临到了犹太人头上了。德国人反而成了“伸张正义”的工具。

东欧最落后的地区,土地贫瘠,气候恶劣,农民无知而粗暴。再加上战争时期,因为要向德军和本地游击队纳粮,造成衣食极度匮乏。于是,人性便异化了。

小说写到,一列火车载着犹太人去往集中营,有些人把小孩从窗口抛出来,希望能讨一条生路,也有瘦小的人扳开车厢板逃跑。但他们的命运同样悲惨,受伤的孩子会被周边村庄的农民们扒光衣物鞋子后弃之不顾,最后被德军浇上汽油烧死。受伤的犹太女孩则被农民带回家强奸致死。

因为这样的描写,导致这本书在作者的祖国被禁,他本人也受到了同胞们的激烈抨击,指责他歪曲本国的民间传说,诋毁农民形象,甚至有人找上门来要杀他。但事实上,“二战”后的东欧,的确处于失序、混乱的黑暗状态。饥饿和死亡的威胁,使丑恶的人性充分暴露,为了能活下去,每个人都能与魔鬼结盟。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可是,这些黑暗事件背后的根源,却是一个孩子所不能理解的世界:

为什么父亲长着金色头发和蓝色眼睛,母亲却是黑头发黑眼睛?

既然吉卜赛人与犹太人都是黑发黑眼睛,都要面对被毁灭的命运,这两种人又有什么区别?

假如金发碧眼的人生出黑发黑眼的孩子,又该怎么样呢?

书里的孩子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看书的我被他问湿了眼睛。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暴力复仇:受害者变成施害者

04

“二战”后的东欧,被黑暗笼罩的还有一个词叫“复仇”。

当小男孩把木匠骗进老鼠的海洋,任他变成一具白骨时;当他因打伤欺负他的男孩被村里人追捕,用森林里捡来的地雷和导火索引爆时,他的复仇其实就已经开始了。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战后,小男孩逛集市时不小心撞翻了一名农夫的摊子,因为他的“吉卜赛流浪儿”身份,被农夫暴打。后来,他在孤儿院的朋友带领下,扳动了铁道上的转轨控制杆,让一列坐满了赶集农夫的列车出轨翻车。但后来他们发现,那名打他的农夫并不在其中。

战争教会了一个孩子以暴力对抗暴力。当忍让与苦苦祈祷来的数千个免罪日都不能让自己免于惩罚的时候,孩子选择了背弃上帝,加入魔鬼的阵营。

孩子尚且如此,成人更不必说。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小说里,各国军队与游击队之间的互相杀戮与报复,往往伴随着无数平民女性被强奸。

而女人们对“傻娘儿卢德米拉”的报复,与战后清算“躺卧通敌”的女人们的手段何其相似。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受害者变成施害者的案例,在战后的东欧比比皆是。基思·罗威在他的《野蛮大陆》里记录了一个复仇和强奸横行的失控世界,社会秩序毁灭,文明沦丧,人类道德良知崩塌。

斯蒂芬·茨威格也在《昨日的世界》中写:从未有过像我们这样一代人,道德会从如此高的精神文明堕落到如此低下的地步......因为极度的失望与绝望,他在1942年自杀辞世。

以上,是作者写下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

被涂污的鸟

05

被涂污的鸟,有着怎样的寓意?

小说有一章写到一个捕鸟人莱克,他在欲求得不到满足的狂躁状态下,会选一只最强壮的鸟,用带恶臭味的颜料将它涂成彩色,然后将它放飞。这只被涂污的鸟拼命想加入它的同类,却被同类视为有威胁的异类,群起攻击,直到被杀死。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这是作者儿时曾目睹的农民最喜欢的娱乐活动。

小说里的小男孩,还有那些因为长着黑眼黑发被迫害的人们,不正是被涂污的鸟吗?

小男孩想不明白,是什么使长某一种颜色的眼睛和头发的人有如此巨大的威力统治其他人,就因为他们能造出地雷和导火索?

他因此想要发明一种用于人体的导火索,一点燃,衰老的皮肤就会更新,人的眼睛和头发的颜色也会随之改变。

这一段,看得人心生悲凉。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小说结尾,12岁的男孩被父母从孤儿院领回时,发现自己无法融入新生活,他成了属于黑夜的人。

有一种病,叫“创伤后应激障碍”,在战争中尤为常见。作为目睹战争残酷与暴虐的儿童,心灵再也无法恢复当初的纯净与柔软。

当6岁的小男孩看到磨坊主剜出农夫双目后,他在逃跑时会不时地摸一下自己的眼睛,因为他知道了眼珠的根并不牢固,就像挂在树上的苹果。类似的心理阴影会伴随终生。

作者在此借小男孩之口,发誓要记住看见的每一种东西,“即便以后有人把我的眼珠挖掉,我也能保持对我见过的所有事物的记忆,一直到我死去”。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为了完成这个夙愿,他顶着重重压力与危险,写下了这部小说。就像为战友复仇的狙击手米特卡想的那样:“假如他没法和自己相安无事,有某件他应该做而没去做的事折磨着他,他就会成为‘不幸福的精灵,流亡的幽魂,高高地飞翔在罪恶的世界之上”。

这,也是耶日.科辛斯基写下这部小说的初衷吧,在虚构与真实的边缘,他举一把利剑,劈开了笼罩那个时代的黑暗幕布。因为,这是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的事。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扩展阅读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热文回顾:

骆新说 | 对话真的能够解决分歧和纷争吗?

骆新说 | 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骆新说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骆新说 | 现今“文创”的误区

骆新说 | 可口不可乐?

骆新说 | 我们到底还缺少什么?

骆新说 | 读之,即得一切读书之法也

骆新说 | 天真的人才会追问关于世界、自然、社会的道理

新说 | 既是享受也是对自我的反思

骆新说 | 只有彰显价值,才能改变世界

骆新说 | 他居然把国家运营成一个企业?

骆新说 | 行不难,重要的是思

我们与恶的距离,比想象的更近

本文作者:上海人民出版社(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456309178027264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第二次世界大战   小说   不完美妈妈   彗星   历史   恶童日记   让-弗朗索瓦·米勒   百年孤独   童话   ??   弥撒   亚瑟·米勒   农民   读书   白骨精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