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信息网-351030资讯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晋江上市鞋企资本群像:大都是熟人企业间相互欠款|安踏|晋江|喜得龙_财漫画派对153经

网络整理 2017-05-30 最新信息

  【深度】晋江上市鞋企资本群像

  来源:界面

  20多年前,李生在晋江一个小鞋厂上班,夜里两点赶完货,他和工友一起用三轮车把鞋材废料拉到海边,一根火柴扔进废料堆里,李生一天的工作宣告结束,任由他背后的火堆自在燃烧。

  大概比李生晚五年,来自安徽的王安从老家来到晋江,听说这里做鞋税低,他和一群老乡做起了卖鞋废料的生意。李生燃掉的“废物”成了王安的宝贝,在2008年这“宝贝”能卖到两块二角钱一斤,卖一吨可以赚四千四百块。

  刘竣龙则在同一时期经营着一家本土鞋材公司,工人费用低,经济形势好,他的货源源不断涌进了类似李生所在的大小鞋厂。

  这本是三个毫不不相识的人,只因同处于晋江鞋制造这条产业链上,使得人生片段错落重合。

  在晋江,这样的故事极多。过去的十年里,晋江鞋制造业发展迅速,完成了由传统代工、家族化管理向独立品牌、现代企业运营的转变。这个200万人口的县级市,拥有3000多个鞋企、近50家上市公司,随意在晋江走走,就能听到一段有关“鞋”的人生片段。

  可近两年,情况却有些改变。

  刘竣龙的鞋材公司因下游厂商倒闭而关店,王安手中废弃鞋材降至1毛钱不再赚钱,李生也早早逃离小鞋厂。提起原因,他们均表示“晋江鞋业现在小厂很难做,利润不高”。

  不过,在“晋江鞋厂到底怎么了”等质问的背后,情况也并不似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安踏体育(02020.HK)去年营收再破百亿,当地人纷纷表示其在晋江又有新厂正在施工扩建,总部也会搬过去。

  界面新闻走访中发现,整个晋江大小鞋企经过2013年全行业的深度洗牌,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崩塌的三四线品牌与冷却的资本

  2009年10月,喜得龙(EDS.Nasdaq)创始人林水盘接受采访之时宣布,喜得龙未来将与欧美高端品牌合作,正式进军一线城市。

  那是喜得龙无比风光的一年。经历虚假借贷、香港IPO骤停等风波后,纳斯达克的一声钟响洗尽前尘,喜得龙正式成为国内首家于美国上市的体育用品公司,林水盘也由此站上了人生高点。

  此时的喜得龙,是晋江大多数体育用品公司的缩影——以代工起步,创建独立品牌,通过“砸钱投放广告”的方式打响知名度。财富快速积累的同时,上市也成了它们共同的目标。

  在喜得龙上市之前,晋江已有安踏、特步(01368.HK)、361度(01361.HK)等品牌挂牌港交所,“榜样的力量”和商业嗅觉刺激晋江众多品牌商跟风追捧,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韩国等发审较快的资本市场成了他们的选择。

  “晋江有一些上市公司,他们可能并不是真的需要融资,而是看到大公司上市以后财富的增值,跟风就上了。另外福建这边家族观念重,有些听亲戚朋友介绍,不想走中介转而利用中间资源。可能我认识一人做德国上市做的多,就把我的朋友给推过去了,这样就会看到在同一个地方扎堆上市的现象。”在泉州从事保荐工作的小徐如此解释道。

  政府补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据《创业家》报道,2011年泉州本土企业上市以后政府有补贴,既可以拿地又可以拿到约500万元奖金。界面新闻了解到,若泉州本土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成功,政府会有100万到150万元的补贴。

  一时间,寻求上市的鞋企如过江之鲫,可真正越过这“龙门”的公司,也并非步步生莲。

  上市后,拿到融资的喜得龙扩张步伐不断。林水盘先是一口气签下40位职业经理人,任职部门经理及总监等中高级管理职位,后又大举扩张门店,单是2010年就新增门店近700家,全国门店超过了4000家,到2013年末,喜得龙零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28个省市。

  这种扩张举措并未使喜得龙一路高歌猛进,过快的扩张反到使得行业集中度加剧,二三线市场拼杀愈发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核心竞争力的喜得龙在2013年触底。

  数据显示,喜得龙2013年实现收入16.3亿元,净利润仅6554万元,同比分别下滑46.35%、201.5%。同时,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也从2012年底底4749.2万元变为了2013年的-8612.4万元。随着业绩的下滑,喜得龙股价也走向疲弱,市值由最高的5.95亿美元缩水至9188.85万美元。

  最终喜得龙于2014年黯然退市,由于巨额债务于去年中旬宣告破产。

  在目前晋江陈埭喜得龙工厂内,若大的园区只见保安两名,近乎全新的大楼显得格外不合时宜。

喜得龙工厂

Tags:安踏   晋江   喜得龙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