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信息网-351030资讯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以故乡的名义挚爱音乐——追寻启蒙任光的音乐基因

网络整理 2019-06-24 最新信息
以故乡的名义挚爱音乐——追寻启蒙任光的音乐基因

任光(前排右一)与法国华侨合唱团人员

人民音乐家任光被公认为中国无产阶级音乐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名的革命音乐家;他创作的一大批抗日革命歌曲,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他被叶挺将军称为“中国的音乐之星”,被聂耳称为“我们的老师”,被《新华日报》特刊的悼文誉称为“民族的号角”,被中央荣列为500著名烈士传中的英烈之一。

是什么基因造就了这位人民音乐家呢?让我们的目光聚集于任光“初长成”时代的身影,不难找到与他基因相匹配的几个缘由。

家庭:耳濡目染喜欢上音乐

任光1900年11月出生在嵊州市区东前街店铺名为“任万盛石铺”的一个石匠家里。

父亲每天 “叮当、叮当”充满节奏的打击凿石声,这原声的音乐自然而然地传递入娘亲的母腹,给“十月怀胎”时的任光起到了独特的胎教作用。在襁褓中、在摇篮里、在牙牙学语际、在蹒跚学步时,母亲哼着悠婉动听的越音小调伴随着任光,促发了音乐基因的形成,使婴幼时期的任光在耳濡目染中茁壮成长。

特别是他从小跟随父亲到高峻空旷的石宕去采石料,亲眼目睹了石工采石场景,听到那嘹亮、悠扬、富有节奏感的石工号子,越加萌发了他的音乐基因,原生态的感性情景,对后来的任光以音乐作武器,为讴歌人民大众、为祖国的抗日救亡的音乐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校园:二戴文化的教育传承

任光6周岁就被父母亲送入位于县城城隍庙附近的二戴小学读书,而二戴小学则是当地乡贤为纪念东晋时隐居剡县(今嵊州)的戴逵、戴颙父子所建造的戴公祠基础上设立的。尤其是戴逵博学善文重情操,工书画,通韵律,抚琴优雅而闻名遐迩。

二戴小学的老师在给学生们讲戴氏父子的故事和校史方面的传承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小的任光在言行、志趣和音乐上产生了启蒙,心底深处埋下了音乐为劳苦大众服务的基因种子。

11周岁的任光小学毕业,考入嵊县中学。这所新式学校优良的音乐教育环境更加启蒙了他的音乐基因天赋,使之得心应手地学会了拉二胡、吹铜号、弹风琴,被同学们称为“小音乐家”。

家乡:越剧元素夯实音乐基础

任光的出生到少儿时期,嵊县当地民众吹、拉、弹、唱早已习以为常,街头巷尾民间小调、民间歌谣也司空见惯,特别是家乡以落地唱书“的笃班”演变而来的越剧正处在初创时期,独有的家乡文化氛围,深深培育和催化了任光的音乐基因。

笔者信手采摘一叶以此佐证:前不久笔者为了搞清剡城东前街“药王庙”的由来,在查阅相关嵊县地方志书均无内容的情况下,求助网络百度,输入“嵊县药王庙”搜索,万幸在对越剧创始人之一高炳火(1879—1956)的词条里显现着与“药王庙”相关的内容——1906年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艺人们又在嵊县东王村再次演出《双金花》,高炳火扮主角花旦蔡金莲,第二天再演《赖婚记》。此后,正式组戏班演出于江夏、里坞等乡村。越剧就此诞生,高炳火也成为越剧创始人之一。1907年,他们又进嵊县城内药王庙开戏馆,从此越剧走向商业化。从上述的时间、地点看,可以印证一个清晰的史实,那就是东前街药王庙的越剧对任光的关联与影响。清末的1907年,东前街药王庙成了演出越剧的场地,那时任光正好7周岁,而任光的家(任万盛石铺)离药王庙不足百步,在那个文化娱乐活动尚不那么丰富的年代,可想而知,药王庙的越剧演出是任光时常光顾之地,看得多、听得多了,久而久之,家乡越剧的基因直接融入了任光的音乐世界,对后来开创灿烂辉煌的音乐殿堂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怪不得任光的成名杰作《渔光曲》,无论是音乐行家,还是平民百姓听后都感觉到充满着浓厚的越剧韵味。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家庭的音乐熏陶,校园的音乐催化,家乡的越音底蕴,汇聚成得天独厚的强劲之力,启蒙了任光的音乐基因,为后来造就出现代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夯实了音乐基础。

本文作者:绍兴新闻(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550001389772852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任光   音乐   越剧   嵊州   文化   大众汽车   渔光曲   体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