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信息网-351030资讯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半部《论语》宰相,励志之路,却不受待见

网络整理 2019-06-22 最新信息

赵普,北宋开国功臣,赵匡胤的左膀右臂,更是一位及传奇和争议为于一身的人物。他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从一介草根,坐到大宋王朝的开国宰相之位,北宋开国历史的重大事件,永远篆刻着他的名字。或许你对赵普这个名字格外生分,远不如苏轼、王安石这些名人来的亲切,但是作为皇帝的心腹谋臣,他向世人展示着谋略过人与英雄本色。

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是个憋屈哥

赵普既是中国十大名相之一,也是中国十大谋士之一,能够同时入选中国十大之列,本应是牛气哄哄,在历史长河中璀璨发光的大人物,为何在明朝以后,这位北宋的开国能臣,竟然拥有着如此低迷的人气,甚至还颇具争议?这与赵普的功绩有着紧密联系,陈桥兵变赵普是否参与其中?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是他胸无点墨、不学无术的表现;杯酒释兵权,更是让大宋国从此带上了懦弱无能的称号;当了14年宰相的赵普,到底是一代名相,又或者只是玩弄权力的奸相?他的这些丰功伟绩,反而导致了他颇具争议。

半部《论语》宰相,励志之路,却不受待见

其实赵普很憋屈,这是因为他并没有显赫家世,更不是人人称赞的神童。虽然父辈都在朝廷为官,但是其实都是一些毫不起眼的芝麻小官,少年时期,是在战乱和颠沛流离中度过。赵普出生于幽州,因为战乱原因,跟随父亲举家迁至常州,随后在洛阳定居,来到河南洛阳的赵普,已经二十一岁了。这二十一年的时间里,赵普从来没有正规的接受过教育,天下如此之大,竟然容不下这位少年可以安静读书的茅屋。而这些在后人眼中,赵普便成了不学无术之人。其实世间就是如此,这世上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没有人经历过赵普少年时的流离失所,只看见了他荒废学习的表面。

青少年时期的赵普,更没有做到“年轻有为”四个字。因为在接下来十几年里,他曾在书信中写到,自己混迹于幕僚,之所以用一个“混”字,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正式进入政治权力的中心,反而是毫无成就。一个男子三十而立,已经三十三岁的赵普,按理说应该是定型了,后半生也不会有什么太大成就。可是往后十年中,一介草根,居然飞黄腾达,成为了北宋的开国宰相。本应碌碌无为好玩一生的赵普,是如何扭转命运,开启了人生宏图大业?

半部《论语》宰相,励志之路,却不受待见

赵普三十三岁这一年,他前往永兴军,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市寻求工作,偶然间成为了当地军事长官刘词的门僚,这是他命中的第一位贵人,正是因为这个偶然机会,赵普开启了接下来的传奇人生。

在与上司的工作交流中,刘词看到了赵普与一般小官不同的远大志向,在逝世之前,将赵普推荐给了中央长官。除了知遇之恩以外,赵普的这位长官对于他的后半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宋史》中关于刘词这样记载“为政不苛挠,颇便之”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受当地百姓尊重的好官,所以在刘词门下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赵普学到了儒家治国理念,学到了长官身上的担当精神,这为他后来的以儒家治天下,以《论语》治天下,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世人指责赵普胸无点墨,实在是有些憋屈,尽管他没有好的学习条件,可是他一生中遇到的这位好老师,远远超过书本所带给他的知识。

去到利益集团核心的赵普,被任命为了滁州军事判官,在这里,他与生命中第二位贵人赵弘毅相遇。此人就是宋太祖和宋太宗的父亲。赵匡胤当时攻打下滁州,他的父亲赵弘毅从前线退至滁州养病,因为前线战事吃紧,赵匡胤离去之前,命令赵普在赵弘毅身边侍奉汤药。虽然只是一件简单的小事,赵普一直尽心尽力,时间久了赵弘毅也发现赵普此人不一般,待赵普以宗族之礼。侍奉汤药人人可做,但并不见得能够做得好,赵普之所以能够得到赵弘毅的另眼相待,就是因为他已真心实意待人,这才得到了赵家兄弟、父子的认可。

半部《论语》宰相,励志之路,却不受待见

陈桥兵变背后的谜团,赵普精心策划的一场大戏

赵普的为人,赵家父子看在眼中,所以赵普理所当然的加入了赵匡胤的门下。这一次赵普是真正的遇到了明君,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三位贵人。赵匡胤的成功,与赵普脱不开关系。因为赵匡胤在赵普的帮助与策划下,从一个只懂得带兵打仗默默无闻的将军,成了皇帝周世宗眼中一个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大红人,甚至一跃成了手握重权的禁军总司令,就是这一次的职位升迁,历史的走向被彻底改写,至今谜团重重的“陈桥兵变”就此发生。

那么陈桥兵变,到底是赵普的自编自导精心策划的一出大戏,还是士兵自发组织的一场突发事件。按照正史记载,赵匡胤三逊三辞,最后推脱不掉,黄袍加身才当的皇帝,这便是此次兵变的疑团所在,困扰着后世的众多历史学家。公元960年,契丹侵略北方,赵匡胤率军北征,当他的部队行军至陈桥驿,赵匡胤被手下将士灌醉,第二日的早上,他的身上穿着一件制作精美的黄袍,按照当时律例,披黄袍者等同造反,赵匡胤不愿背叛先帝,但是事已至此却无退路,将士拥护他做皇帝他提出了唯一一个条件,回到京城之后不要烧杀抢掠,他才甘愿登上皇位。

半部《论语》宰相,励志之路,却不受待见

一场没有流血的军事政变,让大宋王朝建立。赵普在此次兵变中充当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呢?可以说此次兵变,赵普做了赵匡胤想做而不敢做之事。在契丹的记载中,当年并没有南下入侵中原的计划,而且当赵匡胤行至边境之时,契丹大军却突然离奇消失;众人想要拥护赵匡胤为皇帝,最先通知的却是赵普;尤其是那件穿在赵匡胤身上的黄袍,突然之间就出现在军队之中。这一切看似理所应当又偶然的事,背后必然有人操控,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赵普。

看起来毫无预谋,士兵突发组织的陈桥兵变,很有可能就是赵普精心策划的结果。毕竟赵匡胤能够坐上皇帝之位,对于赵普来说百利无一害。其实早在兵变之前,赵普和赵匡胤早已密谋,策划着此次兵变。比如曾经在京城里传的沸沸扬扬的“点检做天子”,看似是君权神授,天命所归,实则是赵普等人精心策划散播出去的谣言,并且暗中制作黄袍;到了陈桥以后,赵普和赵光义通过喝酒的方式煽动众人情绪,让他们立下投名状,如若后悔推选赵匡胤为帝,仍然所犯的是株连九族的大罪,这场精心导演的大计,最终大获成功。纵然兵变还有众多疑云,赵普在此次实践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虽然后世对于此次兵变褒贬不一,赵普的足智多谋逐步显露出来。

半部《论语》宰相,励志之路,却不受待见

杯酒释兵权,解决皇帝心病

自古以来,皇帝最为忌惮的就是手中握有兵权的将领,尤其在王朝更迭之际,最是政局不稳定之时。曾经跟着帝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部下,很快就会暴露本性,他们以前可能是开疆扩土的好帮手,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却是威胁地位的最直接的存在。功成名将手中所握兵权,只会令帝王坐立不安,赵匡胤也是如此。毕竟黄袍加身、陈桥兵变让他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夺取地位,建立了大宋,但是兵权问题仍然是悬在他头上的一把利刃,稍有不慎将断送好不容易取得的江山。

在这个时候,曾经与他一同策划陈桥兵变的赵普无疑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最佳人选。其实赵普心中也颇为担忧,尤其是手中掌握着进军的石守信等人,并不是能够统一军队的将才,而且这些人也雄心勃勃,一旦让他们视力继续壮大,可能将会发生第二次的黄袍加身。为了保证宋朝长治久安,也为了稳固政权,赵普提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的方案,两人一经合计,就有了接下来的杯酒释兵权。

半部《论语》宰相,励志之路,却不受待见

在一次晚朝过后,赵匡胤将曾经的将领留在宫中,说是喝酒叙旧,其实是暗中夺权。在众人微醉之时,赵匡胤向以前的兄弟吐露心声,他说自己坐上皇帝之位夜不能寐,因为手中无实权,所以没有办法高枕无忧。石守信等人向赵匡胤保证,他们绝对誓死效忠陛下。他继续吐露心声,害怕这些兄弟为了以后的富贵权力起兵造反,所以他愿意给这些部下给予良田豪宅、佳人美酒,让他们以后的子孙长久享福。这一番话既打动了众人的心,他们也听出了话中的意思,所以到了第二日,这些将领主动交出兵权,到地方去做官。如若没有赵普献计,此次拿回兵权绝对不会那么容易。

赵普对于皇帝的忠心耿耿,远超常人的能力,终于获得回报。公元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此后宋太祖的任何决定,都要咨询过他以后才做决断。其实像赵匡胤这样的皇帝,最难信任别人,可是他却极为愿意相信赵普。因为赵普实在是太会揣摩皇帝心思,有一次赵匡胤在宫中大摆宴席,只是突然下雨扫了兴致,尤其是大雨不停,他的脸上便逐渐流露出不悦,一时间气氛低沉,群臣惶恐,唯独赵普说了一句,一场及时雨,岂不是百姓之大喜,使得赵匡胤龙心大悦。

被后人所忘记,其实是因为他忽视个人修养

赵普三次官拜宰相,在大宋的初期,为整个王朝的安稳立下汗马功劳。只是虽然他读过《论语》,并且借用儒学安邦之国,只是他的个人修为实在是有些相差甚远。尤其是做了宰相之后,他也显现出焦躁的一面。身居高位,并无令人信服的学历,对他的质疑和批评声与日俱增。赵普专门在自己办公的地方放了一个大壶,这个壶里所存放之物,就是那些对他有着批评之意的奏章。

除了不接受批评,赵普在收入上也格外不干净。他私下贩卖木料,还用自己的空闲地换取皇家菜地,只为了扩建自家的住宅,并且还在外面私自开客店谋利,他的种种做法,甚至都遭到了当时百姓非议。在朝堂上,凭借着宋太宗的宠爱与信任,开始了独断专制,专门拉拢手下朝臣,培养自己的势力。他的这些劣迹,让宋太祖对他忍无可忍,最终落得一个罢相的下场。公元992年,赵普在洛阳逝世,宋太宗感激他曾经忠于国家,在听闻他逝世之后,甚至在朝堂上大哭,追封他为真定郡王。

半部《论语》宰相,励志之路,却不受待见

这个宋朝的开国之臣,这个曾经在政治场上叱咤风云、手握权势的一朝之相,他曾经帮助帝王上位,凭借半部《论语》治理天下,策划了多次兵不血刃的政变。赵普的一生是个传奇,从一介草根做到当朝宰相,三十而立事业才走上正轨,宋朝的开国历史,永远闪烁着他的身影。

藤树先生说:

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都发生在他的身上。三拜宰相,经历两代帝王,攘外安内出奇招,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位帝国宰相的传奇人生,对于北宋往后几百年的命运,有着巨大贡献。后世的历史长中,或许是因为他往后的独断专行、谋取私利,让他过往功绩都被掩盖,但是他对于大宋王朝的贡献,永远不可磨灭。

本文作者:藤树先生(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461092935657115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论语   赵普   北宋   赵匡胤   我在宫里做厨师   明朝   滁州   辽朝   大业   儒家   王安石   宋太宗   这就是河南   周世宗   苏轼   河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