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信息网-351030资讯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品味xiyuanping鹳雀楼“古中国”社火节

网络整理 2017-02-13 本地信息
(原标题:品味鹳雀楼“古中国”社火节)

  2月4日,农历大年初八,笔者来到永济鹳雀楼,品味这里热闹的“古中国”社火节。董书成的糖画摊  民族的艺术,童年的回忆。刚进景区大门口就是河南安阳人董书成摆的糖画摊,古色古香的招牌引人注目。  “我要大恐龙,我要小老虎……”不仅仅是孩子们,一些姑娘小伙儿对这种不常见的能吃的“造型”都有浓厚的兴趣。  董书成的工作台是一个长方形平板,原料是用白糖、冰糖、蜂蜜熬制而成的糖稀。只见他舀满一小勺糖稀,往下倒的过程中,细细的糖稀线条附着在平板之上,一分钟左右便变幻成惟妙惟肖的动物模样。把作品递给顾客时,他都会说一声“新年快乐”。  “关键是要掌握温度,具体多少度我也说不准,全凭感觉!”董书成说,他在老家开有培训班,一周时间就能学会。“这是我的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图能挣多少钱,就想把它传承下去。”  从大年初一开始,董书成的摊位就在鹳雀楼景区开张了,每天都能挣个数百元。对于热爱这门传统艺术的董书成来说,他乐在其中。临猗人的扎马角  “扎马角,真的要扎腮帮子吗?”社火节的压轴节目——扎马角,带给包括笔者在内的游客同样的疑问与期盼。直至亲眼所见,大家终被这种彪悍的民俗艺术所震撼。  56岁的程克学是这支来自临猗的扎马角表演团中的一员。他讲述了一个关于扎马角的传说。虞舜时期,久旱无雨,民众举办祭祀仪式向天求雨。仪式的重头戏是巫师纵马绕城驰骋十圈。结果,在跑完第九圈时马累死了。尧王便把马嘴上的铜钎拔下来插在自己嘴上代马驼巫师跑完最后一圈,大雨倾盆而至。此后,扎马角便作为一种古老的求雨祭祀仪式流传至今。  左手是响刀,右手是马鞭,脸上画着图腾,衣上绣着豹纹,整个表演充满浓郁的原始部落气息。当台上勇士将筷子粗细、一尺有余的钢钎从口中插出右腮时,台下一片惊呼,掌声雷动。  程少杰是一名八零后,他是表演团中最年轻的一位。他说:“现在村里也有年轻人愿意参与进来,学习这门古老的民俗艺术……”张二宝的“传家宝”  来自太原的表演团队是社火节上的一大亮点。这支队伍的领头人名叫张二宝。作为一名传承人,他将老家清徐徐沟的背棍、铁棍、“刘三推车”等“传家宝”带到了鹳雀楼,一鸣惊人。  “蟠桃会”、“拾玉镯”、“穆桂英挂帅”……“背棍”的表演内容大多出自戏曲作品。此次来永济,张二宝专门创作了一个“西厢记”作品。老艺人们肩扛古装扮相的小美女,随着音乐节奏一起一伏踏歌而行,不疾不徐,别有韵味。  “背棍”是张二宝祖上传下来的。他的老祖宗起先在河南周口一代做绸缎庄、票号生意,发现这门表演艺术后经过改良引进到了徐沟。原来,张二宝并不喜欢这种老祖宗的玩意儿,一直在生意场上打拼。2011年,面临转型的抉择时,张二宝开始投身这门艺术,后来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我要把这门古老的艺术传承下去……”张二宝说。  华阴老腔、河东秧歌、舞狮表演……更多的精彩散发着无穷魅力。品味永济鹳雀楼“古中国”社火节,色香味浓,集中展示了黄河两岸厚重的民俗传统艺术。  徜徉其间,一种久违了的过年氛围扑面而来……

王斌

(原标题:品味鹳雀楼“古中国”社火节)

Tags:品味   艺术   古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