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信息网-351030资讯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呼吁多给年轻人天颖演出机会

网络整理 2017-06-11 本地信息
(原标题:呼吁多给年轻人演出机会)

昨晚,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曲协承办的庆祝著名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马玉萍从艺75周年专场演出,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举行,北京曲协大大李金斗主持了演出。

演出前晚报记者采访了刚刚化完妆的马玉萍,面对多年来北京观众的喜爱,81岁高龄的马玉萍直言心中忐忑,“一开始北京曲协提出这场演出的时候我还有些犹豫,毕竟年岁大了,怕自己唱得不好,对不起观众”。马玉萍在北京表演河南坠子已经几十年,这些年自己的艺术也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这次办演出也是为了感谢多年来厚爱她的北京观众:“没有这些观众的鼓励,我不会走到今天。”

昨晚,马玉萍不负众望,演出极为精彩。马玉萍一出场,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她与自己的老伴著名坠胡演奏家李云祥合作演唱了河南坠子名段《断桥》,赢得全场观众长久地喝彩,并应观众要求返场演唱了当年风靡全国的成名作《十个鸡子儿》。这场演出是对马玉萍75年艺术人生的总结,也是北京曲协对传统曲艺艺术传承推广的一个新举措,演出首次采用了网络直播的形式,这是传统的鼓曲艺术首次与新媒体相结合,让未能到场的观众也能一饱眼福。

河南坠子进京已有百年,初始有男艺人在天桥撂地,自拉自唱,时称“河南土调”,随后坠子棚风靡天桥,继之乔清秀、程玉兰、董桂芝三大河南坠子艺术流派中的程、董进京,成为河南坠子在北京的领军人物,其后姚俊英崭露头角。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优秀的河南坠子艺人从书棚进入了北京的曲艺园子,这是北京观众正式接纳河南坠子艺术的标志。

马玉萍是著名河南坠子演唱艺术家,曾先后担任北京市曲协副大大、中国曲协理事、北京曲协艺术顾问、北京市政协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常委、委员。马玉萍6岁学艺,10岁登台,以河南坠子这门艺术在曲艺舞台上不懈奋斗,如今81岁高龄,仍教学不辍,耕耘不止。她自幼从邯郸、太原等地唱到京津冀一带,在与众名家同台中学习提高自己。1955年参加北京曲艺团与姚俊英老师双唱,而后开始了独自的演唱生涯。曾两次应邀去台湾演出,后又到了比利时、荷兰、法国等国家。

马玉萍接力姚俊英等老师们,把河南坠子这个外地流入曲种,变为北京曲艺团演出中必演的曲种。她创造了以“北京的字、河南的味儿”为特点的演唱技法,在保证了浓郁河南味道的同时,适当使用北京的字,顺应了我国戏曲、曲艺艺术在流变中音随地改的发展规律,让河南坠子在北京生了根。马玉萍还重视吸收当代的豫剧、曲剧、越调乃至歌剧的旋律,凡具有河南味道或适宜表现内容的旋律,她都大胆吸收,精心融合。她的演唱,既有浓郁的曲种风格、鲜明的时代感,又有自己的特色。马玉萍的演唱以乔派为基础,熔程派、董派于一炉,并向前辈艺人马忠翠、姚俊英虚心学习,在自身嗓音条件的基础上,形成了属于她自己的“甘、甜、脆、美、俏”的“马派”坠子演唱风格。在这个“马派”坠子风格形成过程中,她老伴、坠胡演奏家李云祥精湛的伴奏技艺,更是“马派”坠子的一部分。

马玉萍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继承和传承的话题,她认为这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马玉萍从1975年开始至今40余年,认真教授学生、徒弟,为河南坠子后继有人做出了杰出贡献。昨晚,马玉萍的弟子、北京曲艺团青年演员沈洋、杨惠乔和弦师刘源与乐队合作,演唱了马玉萍的经典河南坠子作品《走马荐诸葛》、《宝玉哭黛玉》、《借髢髢》等经典曲目,“这次演出也让几个学生唱,是给他们演出的机会,在台上唱和在下面唱是不一样的,这样也算是把这些节目继承下来了,观众要是满意我就欣慰了。”马玉萍告诉记者,河南坠子从上世纪30年代进北京就被接纳了,说明它是很有艺术魅力的,但近些年人才存在断档问题,演出的次数也大为减少,对演员们的经济收入也造成了影响,今后希望能多给演员们接触观众、走上舞台的机会。

本报记者陈梦溪J226

(原标题:呼吁多给年轻人演出机会)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