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信息网-351030资讯信息网

首页 > 同城信息 / 正文

年末土地供应放量 房企逆无限竞技之完美停车周期拿地时机已到?

网络整理 2018-11-22 同城信息

中房报记者 高拯坤 北京报道

“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股神巴菲特的投资法则在土地市场同样适用。

时至年末,在持续不断的调控政策之下,房企生存压力骤增,对市场预期也更加悲观,拿地愈发谨慎。而此时地方政府出于完成供地计划和土地财政的考虑,却在加快供地节奏,其中不乏一些热点城市的优质地块。

11月7日广州推出11宗商住商服用地。11月7日和11月9日,济南同样连续推出多个地块。11月5日,北京市朝阳区及昌平区两宗地块以底价成交,按照计划11月北京将推出18宗地块。此外,昆明11月主城区将供应土地60宗,供应面积达2798.56亩。

“前三季度土地市场持续低迷,流拍率走高,溢价率走低。”明源地产研究院副主编崔晓丹预计第四季度土地市场会更加惨淡。不过这种低迷实际上代表着市场正在回归理性,在这期间土地市场将迎来一波供应小高潮,能抓住这个时机拿地的房企,将在未来的销售市场上占得先机。

抄底拿地机遇期

土地流标数量剧增,土地成交溢价率持续低位,今年以来土地市场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但是临近年底,各地加速供地,土地市场迎来供应小高潮。

11月和12月将成为房企近两年拿地的最好时机。崔晓丹认为,因为部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较高,此前流拍的地块或拆分或降价,将在第四季度密集推出。而且大部分地方政府还面临完成年度供地指标的压力。预计第四季度土地供应将大幅增加,供地数量和质量也会提高。

“对房企来说,地价调整到位的城市,用低成本拿地,可能会撑起明后年的销售高利润。”崔晓丹指出,现在的土地规模决定了房企在下一轮行业洗牌时是否能立足。只有赶在年底前囤好“弹药”,房企才能在明年的规模战中杀出重围。

临近年底的土拍市场已经开始出现爆发点,但价格仍然在低位徘徊。进入11月,广州、济南、北京、昆明等多地已经全面加速土地供应。而在此前的10月,北京新增土地供应就已经达到了16宗,其中包括居住类用地14宗,商服金融类用地2宗。土地供应数量、宅地供应数量较9月均翻倍,创下了今年土地供应的新高。11月,北京计划推出18宗地块,其中住宅地块15宗,商服地块3宗。在住宅地块中,3宗为共有产权房地块,其余为限竞房地块。10月25日,山西太原也将两个月前流拍的热点区域8块地降价20亿元再次推出,最终被华侨城以116.017亿元竞得。南京江北新区也在近期出让了2幅地块,其中一地块楼面起拍价6808元/平方米,限制楼面价9787元/平方米,这个价格比区域最高地价低了近8000元/平方米。

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的10月土地月报显示,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出土地2628宗,环比增加11%;推出土地面积11282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2%。其中,住宅类用地946宗,环比增加14%,同比减少11%。

“第四季度地价接近谷底,未来地价可能保持理性,但土地供应会减少,也就是说,现阶段的土地供过于求现象不会太久。”崔晓丹还指出,市场下行周期,房企拿地减少,土地流拍增多,溢价率低,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初期会增大土地供应数量,但如果流拍流标持续增多,地方政府的供地意愿降低,将会调整供地计划。

房企拿地分化明显

虽然房企整体的拿地意愿不高,但资金和规模具有绝对优势的领军房企早已经开始低价抄底。

据克而瑞数据,虽然多数房企新增土地投资明显减速,但融资的收紧和市场的降温也加速了土地资源流向规模房企,行业回归资源主导。2018年1~10月,销售TOP10房企新增土地投资货值占到了百强房企的52%。其中,碧桂园、恒大、万科三家龙头房企1~10月的新增土地储备规模就占到百强房企的四分之一。

此外,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部分央企、国企依赖自身较强的融资能力积极补充土地储备,不仅为度过寒冬准备了充足粮草,同时也为未来规模再上台阶夯实基础。如中国铁建和华润置地9月、10月新增土地投资建面较1~8月均值有所增加,均值之比分别为1.17和1.12。中国中铁和绿地9月、10月的新增拿地建面虽然较前8月均值有所降低,但比值仍相对其他房企较高。

除了大房企和央企、国企,中型房企试图“弯道超车”的也不在少数。例如滨江、蓝光等“逆势”积极加仓,逆周期拿地争夺未来市场话语权。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滨江集团前三季度拿地支出208亿元,同比增长87%;蓝光发展拿地支出268亿元,同比增长120%;中南置地拿地支出348亿元,同比增长10%。

“就像打牌一样,已经到了一个风险点了。”云南实力控股集团副总裁高成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很多一线房企会预估风险,提前做好土地储备。现在最焦虑的是中小房企,自身没什么项目,现在拿地冲进市场,如果赌对了明年会有一个窗口期,赌错了就是雪上加霜。政策充满不确定性,房企想要活下去肯定得囤一点地,地价一定不能高。企业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理性拿地。

“地买贵了,任何时候都危险。债务比例太高,杠杆太高,政策一旦宽松,高杠杆的房企利润惊人,如果政策不放松,那就可能要出问题了。”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奉军认为,分化有两层,一是区域分化,二是开发商之间的分化。当初棚改和国开行的巨额资金拯救了三四线城市,随着棚改收紧,三四线城市估计也要熄火了,加之地方债务现在监管严格,很多三四线城市已经无法再承担大拆大建增加债务了。另外,人口往大城市的走的趋势没有改变,各地都在加强城市首位度建设,明星城市争抢国家中心城市。

赵奉军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每次货币政策收紧,都会导致开发商之间发生分化。大型开发商船大好压浪,还有资本市场辅助,好过一点。

Tags:年末土地供应放量 房企逆周期拿地时机已到?   土地供应   逆周期   土地财政   崔晓丹   土地市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