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信息网-351030资讯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孙权一生在蜀魏之间游走有余!为什么家庭方面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网络整理 2019-06-26 最新信息

在魏、蜀、吴三巨头中,孙权是最“嫩”的一个。

孙权接班时,只有18岁。按照古人“二十而冠”,还是未成年。而哥哥孙策一死,孙氏集团地动山摇,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在这样的境况下,孙权不仅迅速站稳脚跟,还将父兄未完的“霸业”发展成了“帝业”,与曹魏、蜀汉鼎足而立,共分天下。就连轻易不服人的曹操都忍不住赞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一生在蜀魏之间游走有余!为什么家庭方面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那么,这位曹操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1

十五当县长,十八承家业

孙权的成才,要感激他有一位好哥哥。

父亲孙坚阵亡时,孙权才十一岁,哥哥孙策十八岁。

孙权一生在蜀魏之间游走有余!为什么家庭方面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孙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还主动担起了培养弟弟的重任。他把老母幼弟托付给朋友,把孙权带在身边,让他跟随自己走南闯北、征战四方。所有的统御之术,孙权都是跟着哥哥从实战中得来的。后来孙策平定江东诸郡,任命孙权为阳羡县长,而他当时只有十五岁!在哥哥的培养和信任下,孙权展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胆识和才华。

不幸的是,孙策遭人刺杀,二十六岁便撒手人寰。临终之前,他召唤张昭等人,嘱咐他们要好好辅佐孙权。又叫来孙权,把象征权力的印绶交给他,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就是说率兵打仗,争夺天下,你不如哥哥我;但是选贤任能,管理人心,稳固江山,哥哥我不如你!以后,孙家的霸业就交给你了。

孙权一生在蜀魏之间游走有余!为什么家庭方面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孙权听后,哭个不停。张昭走到孙权的跟前说:孩子,现在是哭的时候吗?如今豺狼当道、奸贼横行,小将军要是只顾哭鼻涕,那就是开门揖盗。作为接班人,重要的是继承父兄的事业,把它们发展壮大,而不是婆婆妈妈哭个没完!随后他让孙权脱下丧服,换上戎装,亲自扶他上马,摆开仪仗,让他出去巡视三军。张昭则“率群僚立而辅之”,带头支持孙权。

就从那一刻起,年仅十八岁的孙权,挑起了东吴政权的千斤重担。

2

礼贤下士、笼络人心

守江山从不比打江山容易,何况是年少接班,身无寸功,何以服众?

孙权首先需要快速站稳脚跟。在哥哥的荫庇下,孙权得到了托孤大臣张昭和江东名士周瑜的鼎立支持。除此之外,他还听从人事官骆统的建议,尊敬贤能,招揽各路知名人士;宴会的时候,个别召见,询问生活起居,表示关切;开会的时候,鼓励发言,观察属下的能力和愿望。很快,鲁肃、诸葛瑾、吕蒙等一批有才有谋之士,都来到他的帐下,使江东局面为之一新。

孙权一生在蜀魏之间游走有余!为什么家庭方面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其中,鲁肃是由周瑜引荐给孙权的。两人初次相见,便合榻对饮。鲁肃坦言:“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只有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也。”孙权如鱼得水,对其相见恨晚。当时张昭抨击鲁肃年纪太小,粗枝大叶。面对非议孙权反而更加尊重鲁肃,赏赐给他用不完的财物,甚至专门帮他建屋储存。后来,鲁肃等人为孙吴集团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3

解决内忧:杀伐决断


尽管当时孙氏集团已控制了江东五郡,但实际上控制的都是城市,那些深山老林偏远地带的“山寇”并未臣服;江东士人普遍视孙氏集团为外来政权,基本持排斥态度;大批北方流亡人士只关心个人安危去留,也没有牢固的君臣意识……所以,孙权从父兄手中接过的江东政权,其实隐藏着重重危机。


孙权一生在蜀魏之间游走有余!为什么家庭方面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孙权上位后,很多人都持观望态度。即使是孙氏家族的内部成员,也对孙权不太信服。孙权的堂兄——庐陵郡郡长孙辅,恐怕孙权没有能力保守江东,便派密使送信给曹操,要求大军南下接收。密使报告孙权,孙权立即逮捕孙辅左右亲信,全部诛杀;把孙辅的部队分拨给其他将领,押送孙辅到东部软禁。

另有庐江太守李术公然造反,招降纳叛,而且专门收容孙权部下的叛徒。孙权不声不响,先发公文报告曹操,说“扬州州长严象,是中央任命,而被李术击斩,无法无天,我准备采取军事行动将其抓捕。我预料李术必然花言巧语,请求中央援救。您身居重任,天下观瞻所系,务请你告诫部下,不要接纳李术。”接着,孙权出动军队攻击皖城,李术果然向曹操求救,曹操不理。于是,孙权杀李术,屠皖城,扬刀立威。

通过镇压叛贼、拉拢望族、屯田修整等一系列措施,江东政权在孙权的把控下,一步步走向稳定。

4

处理外患:巧妙周旋

摆在孙权面前的,除了内忧,更有外患。

当时北方袁绍和曹操正相持于官渡之战,不管最后谁赢,恐怕迟早都会对东吴下手。而西方的刘表,此时已是“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在曹操与袁绍之间保持中立,坐山观虎斗。而孙权的杀父仇人——刘表的大将黄祖,此时紧挨着孙权的地盘,时刻虎视眈眈。所以孙权当时的处境是——远有强敌,近有世仇,危机四伏。

孙权一生在蜀魏之间游走有余!为什么家庭方面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孙权的选择,是在几个大佬之间巧妙周旋。对抗曹操时,孙权许以荆州要地与蜀汉联合,当孙权想要收回荆州时,又暗地里与曹操联合;赤壁之战孙权联合刘备大破曹军;夷陵之战中,则示好曹魏,将刘备大军烧的灰飞烟灭……他就像一个秤上的秤砣,根据几方势力,移来移去,搞得大佬们晕头转向,自己却是“战少败而江南安”。

在成就大业的过程中,他数次委身求全。在向曹丕称臣后,东吴大臣向曹丕如是介绍孙权——

“提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


《三国志》作者陈寿则评价他“屈伸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

孙权一生在蜀魏之间游走有余!为什么家庭方面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历数三国乱世的接班人,孙权的表现无疑最为突出。

曹丕开国建魏,不过为父亲开创的帝业完成了加冕典礼;刘禅乐不思蜀,连守住家业都没能做到;只有孙权临危受命,内驭权臣,外阻强敌,在与一帮“老狐狸”的角逐中,争得一分天下。难怪后人如此赞叹:“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东吴大帝孙权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十八岁接班,四十七岁称帝,独挑大梁,执掌东吴数十年。不管是拉拢刘备抵抗曹操,还是在刘备壮大时背后捅刀,抑或是在曹丕面前伏低做小,他似乎只要拨一拨算盘,就能够闪转腾挪,左右逢源。东吴这盘生意,也让他经营得有声有色。


孙权一生在蜀魏之间游走有余!为什么家庭方面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但是,这样一个生意场上的高手,却在自己家庭的经营上一败涂地。在孙权执政后期,东吴后宫失和,嗣位不稳,朝纲动荡,流毒深远,以至于陈寿在《三国志》里以忍无可忍的笔调给孙权的治家写下了“遗笑古今,殃流后嗣”的评价。

故事先从孙权的爱情开始说起。

孙权一生有很多位夫人,但却只立过一位皇后。这并非因为孙权专情,而是因为在孙权执政的前数十年中,吴国就没有皇后。

后位争夺

孙权一生在蜀魏之间游走有余!为什么家庭方面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孙权娶的第一位夫人姓。这桩婚事由孙权的母亲吴国太主持,算是父母之命。孙权起初很宠幸这位结发妻子,但随着第二位夫人徐夫人的进宫,失宠的谢夫人很快就郁郁而终。


徐夫人是吴郡富春人,其父徐琨曾经跟着孙坚和孙策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辈分上说,徐夫人是孙权姑母的孙女,也就是孙权的侄女;从身份上说,徐夫人是个寡妇,之前嫁给过陆尚。然而,孙权对徐夫人可谓是一往情深,不仅一意孤行,抵抗着朝臣的压力迎娶了徐夫人,还决定让徐夫人抚养长子孙登。

但后宫里的故事,从来都是只有新人笑,没有旧人哭。孙权和徐夫人的柔情蜜意还未冷却,娇艳欲滴的步夫人又款款登场。步夫人是东吴重臣步骘的同族,长得貌美如花,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三国志·吴书·妃嫔传》载,步夫人“宠冠后庭”。


孙权一生在蜀魏之间游走有余!为什么家庭方面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最难得的是,这位步夫人不但漂亮,而且还懂事!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后宫中,步夫人不但不吃醋闹脾气,还经常推荐别的女人给孙权。这可是让孙权大帝心花怒放,对步夫人“久爱见待”,并打算封步夫人为皇后。

东吴政权在立后问题上的第一场激烈冲突就这样发生了——孙权意属步夫人,但是群臣却坚决不同意,而要求孙权立徐夫人为后。双方都无法彻底说服对方,这场争斗陷入僵持局面。而这一僵持,就僵持了十几年,直到步夫人去世,也没有一个结果。

另外两位差点做了皇后的分别是琅琊王夫人袁夫人

琅琊王夫人是孙权三儿子孙和的母亲,受宠爱的程度略次于步夫人。在孙和做了太子后,孙权曾一度想立王夫人为后,但遭到了大女儿孙鲁班的猛烈阻击。王夫人也在遭到孙权责难后忧虑而死。


孙权一生在蜀魏之间游走有余!为什么家庭方面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袁夫人是袁术的女儿,不仅长得漂亮,道德品质也很高尚。在步夫人死后,孙权曾打算立袁夫人为后,但袁夫人以自己没有生儿子为由拒绝了。

皇后之死

孙权生前所立的唯一正牌皇后,是小儿子孙亮的母亲潘夫人

潘夫人小的时候,父亲因犯法被判处死刑,她和姐姐也受罚成为官奴,到皇宫里的织布房干活儿。一个偶然的机会,孙权发现了这位才貌惊人的女子,于是“召宠后宫”。潘夫人也很争气,为孙权生下了小儿子孙亮。母以子贵,孙亮成为太子后,潘夫人被立为皇后,她也是孙权生前所立的唯一一位皇后。

但是,这位潘夫人的德行可着实不怎么样:不仅爱吃醋还嫉妒,不仅经常进谗言诋毁别人,还权力欲作祟,派人向中书令孙弘打听吕后专权的故事。


孙权一生在蜀魏之间游走有余!为什么家庭方面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在日常生活中,潘夫人也是颐指气使,随意虐待身边的宫女。最后,宫女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孙权病重期间,合力把她勒死。

这一个个娇美的绝代佳人,在阴冷的后宫中,前赴后继地重复着比战场上更为凶险的厮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唯一一位在孙权生前被立为皇后的人,被自己手下的贴身婢女杀死。

在这场后位争夺战中,没有一个人是赢家。

太子早逝

按照古代的习惯法,“母以子贵,子以母贵”。后宫的混乱,必然导致东吴继承人选定上的混乱。

公元221年,孙权进位吴王之后,立长子孙登为王太子,并精选良师,悉心培养。如果说“曹丕四友”乃是曹魏的一时俊杰的话,那么太子孙登“四友”诸葛恪、张休、顾谭和陈表也都是江东拿得出手的人物。在这些人的教导和帮助下,孙登成为了一位既有名望,也有才能的储君。


孙权一生在蜀魏之间游走有余!为什么家庭方面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不幸的是,贤能的孙登并未能够顺利继承大统。公元241年,年仅33岁的孙登因病逝世。对于东吴政权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但是翻阅史实,就会发现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太子孙登在临死前,地位已经发生了动摇!《三国志》注引《吴书》载“弟和有宠于权,登亲敬,待之如兄,常有欲让之心。”是什么原因,竟然能够让贤能的太子孙登产生主动让位之意?毫无疑问,只有大帝孙权的想法。

这样看来,孙登的早逝,在不幸中或许也有着几分“幸运”。

两宫之乱

既然老大孙登很“知趣”地早逝了,再加上老二孙虑也已早亡,那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老三孙和拿下太子的宝座,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公元242年,孙和继太子位。与孙登一样,孙权也很重视对孙和的教育,为孙和聘请了诸多名士为师,悉心培养。按照《吴书》的记载,孙和“好文学,善骑射,承师涉学,精识聪敏,尊敬师傅,爱好人物。”看样子,也还算是一个好皇帝的坯子。

然而,仅仅八个月后,这种平静祥和的局面又一次被孙权打破。公元242年8月,孙权封四儿子孙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无殊”。在孙权的支持下,鲁王孙霸的地位迅速上升,并直接威胁到太子的地位。于是,最可怕的事情出现了——整个东吴逐渐分裂成了太子党和鲁王党两大阵营,在接下来的近十年时间里斗得你死我活。

孙权一生在蜀魏之间游走有余!为什么家庭方面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太子一党代表人物:

陆 逊:丞相

诸葛恪:大将军

顾 谭:太常

朱 据:骠骑将军

藤 胤:会稽太守

施 绩:大都督

丁 密:尚书

鲁王一党代表人物:

步骘:骠骑将军

吕岱:镇南将军

全琮:大司马

吕据:左将军

孙弘:中书令


两宫相斗水深火热,老谋深算的孙权竟然过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才做出反应。无奈至极的孙权对身边人说:“子弟不睦,部属分裂,袁家的灾难将在吴国重演,让天下人耻笑。他们任何一人坐上宝座,都会生乱。

只是,一旦意识到了问题,孙权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毒辣得令人心寒——公元250年,孙权下令逮捕并幽禁了老三孙和,废黜了孙和的太子之位,随后赐死了老四孙霸,再改立小儿子孙亮为太子。废一人,杀一人,立一人,满手鲜血,毫不留情,要知道,这些全都是孙权的亲儿子啊!

在这起腥风血雨的两宫争斗案中,多位东吴大臣冒死进谏,惹得孙权龙颜大怒,大开杀戒。他让人用绳子把朱据和屈晃像牵狗一样牵到殿中,朱据、屈晃下跪叩头到鲜血横流,但仍据理力争。孙权下令各打一百军棍,将朱据贬为郡丞,将屈晃贬为平民。仅仅因为劝谏孙权而被诛杀、流放的大臣就有十数人。

全无善终


公元252年,孙权逝世。年仅十岁的太子孙亮继位。


孙权一生在蜀魏之间游走有余!为什么家庭方面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但孙家这场腥风血雨的战争并未随着孙权的离去而结束,反而愈演愈烈。直到亡国,吴国的内政也没有能够安定下来,而是在日益严重的斗争中不断衰落,走向灭亡。

国事如此,家事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可叹东吴大帝孙权一生纵横捭阖,子女却没有一个能够善终:

长子孙登,早逝。

二子孙虑,早逝。

三子孙和,废太子,被宗室孙峻杀死。

四子孙霸,被孙权赐死。

五子孙奋,被孙皓下诏杀死,五个儿子一并处死。

六子孙休,258年即位为帝,264年暴病而亡。

七子孙亮,252年即位为帝,258年被废,在去封地的途中离奇死亡。

大女儿孙鲁班,被流放豫章,后半生凄苦。

小女儿孙鲁育,被诬谋反,连同两个儿子一起被杀。

“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在帝王家。”这大概是埋藏在孙权子女们内心最深处的一句感叹。

本文作者:鱼羊文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644653184883150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孙权   曹操   孙策   张昭   鲁肃   刘表   刘备   荆州   黄祖   周瑜   诸葛瑾   袁绍   大业   吕蒙   不完美妈妈   孙坚   扬州   赤壁之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