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信息网-351030资讯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王安石变法解救了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来的吗

网络整理 2019-06-09 最新信息
王安石变法解救了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来的吗

王安石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迈不过去的一个人,他的诗文足以光耀千秋,可他志不在此,像宋朝很多心怀天下的士大夫一样,他的理想是实现政治抱负,于是有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

这个变法可谓空前绝后,他的成败是非功过,至今仍然众说纷纭,争议不断。因为他的想法太超前了,第一次提出了“贷款”刺激经济的设想,超前到几乎让人怀疑他是穿越过来的,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的变法思想在900年后帮助美国解决了经济危机,王安石到底是怎样神奇的一个人呢?

为了躲官宁肯藏身厕所 王安石蛰伏20年的谜团

王安石变法解救了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来的吗

1042年,开封金明池边,万头攒动,热闹非凡,这一天是科举发榜的日子。在身穿绿袍、意气风发、琼林赴宴的进士队伍中,22岁的王安石走在其中。这一年,他在839名应试者中考取了第四名,这个父亲早亡,家境窘迫的贫寒书生终于迎来了生命的转折。王安石从一个地方小官起步,迈上仕途第一级台阶。

县令王安石到任的这一年,鄞县正好迎来多年未遇的大丰收,可是他发现农民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一问才知道,不少农民因为春天急于耕种,手头没钱,只好向富户去借,因利息很高,一般都是四分利,秋收后连本带利还给富户之后,再去掉官府的赋税,就剩不下什么了,丰年尚且如此,歉收的年头,农民的生活更为凄惨。

这种情景触动了王安石,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县衙把现有资金以二分利向百姓放贷,农民可以减轻一半的负担,县衙也可获得20%的利润,增加了财政收入,这个办法就叫做“青苗法”。此法在鄞县施行3年,效果很好,这个县令卓越的政绩很快引起了朝廷的关注。

当从京城赶来的宣诏官,拿着皇帝的诏书来到王安石家的时候,大吃一惊,王安石连影子都找不到。这次朝廷委任的官职是“同修起居注”,职责是跟在皇上身边,记录皇上言行,是被无数人羡慕的位置。宣诏官等了半晌不见人,干脆把诏书放在桌上走人,这时,一直躲在茅厕里的王安石追出来,把诏书塞回到官员的怀里,接着又写了八九道奏章请辞。

从22岁中第开始,直到47岁位开始推行变法为止,这20多年是王安石一生最大的谜团。他不断地拒绝朝廷授予的高位,视功名如粪土,他从县令一级级地干到太守,在每一个地方,全部政绩斐然,但就是拒不入京作官

王安石的理想并不是进京做言官居闲职,所以他宁愿在地方官的任职上干点实事。范仲淹发起庆历新政最终失败的教训,使后来的改革者把得遇明君,作为成功的关键,王安石决定等待。

他请辞一次,声望就升高一次,一次次的谢绝,最后从京城里的士大夫,到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无不渴望见识一下王安石的真面目。他从仁宗等到英宗,最后终于等到了神宗,他敏锐地预感到,时机终于来了。

终于等到这一刻 千古一遇的君臣际会

王安石变法解救了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来的吗

宋神宗

公元1067年,20岁的宋神宗登上帝位。

此时北宋立国已逾百年,庆历之前的各种积弊不断加深,冗官和冗兵两座大山,让国家财政濒于破产的边缘。神宗即位前两年,宋王朝的财政赤字接近1600万贯,相当于北宋初期一年的收入。

让皇帝更没面子的是,竟连官员的“红包”都拿不出来了。1068年底,正逢朝廷春季大典,按照惯例,皇帝要赏赐文武百官银两和绸缎,但此时国库已空,该怎么办?皇帝把这个难题摆到翰林院的学士们面前。

没想到,“红包”问题最终引发了一场史上著名的辩论,王安石以闪亮的方式登上北宋的政治舞台。

司马光赞同免去官员赏赐,他振振有词:“国用不足就带头减俸。”

王安石却认为:“减俸不能解决问题。造成国用不足,是没有找到真正善于理财的人。”

司马光针锋相对:“你的善于理财,不过是巧立名目从百姓头上增加捐税而已。”

王安石反驳:“你不懂理财之道,有了善于理财的人才,不增加捐税也能解决国家财政问题。”

司马光不以为然:“岂有此理?天下之财是一个固定常数,不在官就在民。”

王安石变法解救了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来的吗

两人并未争出个结果,但是王安石的一句“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已经足以打动帝王心,他让皇帝一下看到了富国的希望。

这场对话也让今天的历史学家感到惊讶,认为王安石已经发现了“用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的经济奥秘。

很快,王安石几乎以“帝师”之礼被神宗迎进朝中,两人共同谋求改革,关系密切到被臣子称作“上与安石如一人”。 神宗也自诩“自古之君臣,如朕与安石相知绝少”。

天才的设想、实践和理论兼备的改革者、皇帝坚定不移的支持,这场变法似乎已经具备了成功的一切要素。

1069年,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开始了。

空前绝后的变法 朋友最终成了死敌

王安石变法解救了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来的吗

王安石似乎神奇地具备了和今人接近的经济眼光,试图以刺激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来稳定国库的总收入。

他设立了专门机构,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一道道法令公布实施。王安石进行的是一场前无古人的制度性探索,他试图用“计划之手”把每个经济元素都管理起来,增加官府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史学家评价“他900年前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在当时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绝无仅有”。

这场改革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触动了皇族、高官、大地主与大商人等利益集团。很快,朝野上下,如同发生一连串的地震,反对的声浪汹涌而来。

最强烈的反对声音来自王安石的好朋友司马光。

此时的司马光内心非常纠结,对于这个个性异常固执的朋友该怎么办呢?当年,他和王安石同在包拯手下为官,包拯给王安石敬酒被拒的往事他还记忆犹新,他对这个同事的评价是“不通人情,性格执拗”。虽然性格迥异,见解常不同,但是两人都才高八斗,两袖清风,不蓄财,不纳妾,是当时士大夫中的异类,最终因为相互欣赏而成为好友。

可是,王安石大谈“理财”,并以此作为变法的主旨,却触碰了儒家的禁忌,也让司马光心惊。儒家历来从不公开谈“理财”,因为有“聚敛”的嫌疑。他决定劝说王安石放弃变法,不要背上恶名。

司马光情深意切地写了三封“公开信”,洋洋万言,对利字为先的变法表示忧虑,却只得到王安石400多字《答司马谏议书》,被干净利落地驳回,由此产生了一篇变法的檄文,也成为辩论文章的典范。王安石选择为变法断绝友情,从此二人站在各自的阵营,化友为敌。

294卷的《资治通鉴》是中国最著名的编年体通史,司马光作为史学家的光辉,远远超越了作为政治家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政治失意成就了司马光。

没能阻止王安石,司马光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意志,他留下一句“君子和而不同”,远离京城,著书洛阳15年。一场政治斗争,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雨腥风,这大概是宋朝政坛最后的君子之争。

生命和新法一起终止 身后空留千年争议

王安石变法解救了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来的吗

流民图

1074年的开封。春夏之交,树叶居然已经变得枯黄,连着七八个月没有下雨,旱灾之后接着是蝗灾,田里的作物尽数枯死,北方大批流民涌进京城。人们在焦急地等待一场雨,不仅因为这场雨可以缓解旱情,还因为,这场雨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决定着当朝宰相的命运。

这无疑是王安石遭遇的人生最大一次危机,起因是一张画。不久前,一份“边关急报”被放到了宋神宗的面前,打开一看,却是一幅《流民图》长卷,图中饥民衣衫褴褛,口嚼草根,扶老携幼,呼天抢地,极尽困苦之状。

画这幅画的是负责看守城门的监门官郑侠,他把每日城门所见流民绘成图画并写下《论新法进流民图疏》上奏给皇帝,称百姓被新法所苦,请求罢除新法,但是中书省拒绝转达。他又冒着欺君之罪,假冒边关急报交给银台司,直接呈交皇帝。他甚至为此赌上自己性命,声称:“如果皇上罢除新法之后,十天不下雨,我甘愿被斩首!”

面对《流民图》,宋神宗被深深震动了,长吁短叹,夜不能寐。联想到不久前华山山崩,他神色黯然地问王安石:“难道真的因为变法导致天变吗?”

王安石仍沉着应对:“水旱灾害是自然现象,即使尧汤的时代也难免。”然而,他的心在下沉,变法艰难地坚持了5年,宋神宗终于还是动摇了。

天变之说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流民图》给变法的反对派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朝野上下,罢除新法的呼声越来越高,让王安石心惊的是,百姓也要求废除新法。有些情景是坐在高高相位上的王安石所看不到的。

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去申请青苗法的贷款,要经过以下程序:为了填写申请书,就要花钱请书吏;再拿到衙门去申请,碰到贪官污吏,中间不知要花多少打点费,而且贷款多少完全由官吏说了算,且秋天必须按照这个数目连本带息还上。

一个陕西农民春天向官家贷陈米一石,虽然官方规定的利率是二分,但是一些地方官吏会私自加到三分甚至更多,这样,他秋天还的是新米一石八斗七升五合,“所取利近一倍”。这还是比较好的情况,高的竟达35倍。

老百姓不理解新法,也没人向他们解释,地方官的话就是法律,困苦中他们只有一腔对王安石的怨恨。

一个腐朽的官僚体制,怎么可能担当起执行新法的重任呢?新法成为贪官污吏寻租、敛财的工具,催生出更多的腐败。最终,天下的怨怒似乎都集中在王安石一个人的身上。为了平息“民怨沸腾”,王安石被第一次罢相,新法被暂停。

历史就是这样诡谲,在新法被暂停后的第三天,天降大雨,郑侠保住了性命,一张画告倒了一个宰相。虽然一年后王安石官复原职,但变法集团内部纷争迭起,他最终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不久,他第二次被罢相,从此远离政治中心,他主持的变法共持续了7年。

宋神宗并未如此轻易地放弃自己的富国理想,王安石走后,新法得以继续实施。

此时宋神宗面对的再不是空空如也的国库,变法实行不过数年,全国财政收入从宋初的1600多万贯增加到6000多万贯,最高时达到8000多万贯。“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内殿32座库房堆满绢缎,又再造20座库房堆积,中央积蓄的钱粟,可以支20年之用,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有所纾解。

新法一共实施了16年,直到宋神宗去世。1086年司马光回朝担任宰相,他终于等到了自己的时机,新法被全部废止。

新法废止一个月后,王安石“积郁而终”。

他看到了富国强兵的短暂曙光,可是他没有想到是的,北宋此后陷入党争的泥潭,新党旧党反复倾轧,腐败丛生,41年之后即告覆灭。

900年后 美国学习王安石变法度过经济危机

王安石变法解救了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民?如此超前他是穿越来的吗

美国经济危机

美国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门口,人们排着长队领取食物和生活用品,脸上的愁容慢慢舒展。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实施,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在大萧条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时任农业部部长的华莱士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建立了商品信贷公司和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一方面实施农业贷款,一方面收购多余物资和粮食食品,免费分发给城市人民,不但解决了救荒问题,还保证了粮食物资价格的稳定,奠定了解决大萧条的制度基础。

这些政策似曾相识?没错,它来自王安石变法的设想,华莱士对此直言不讳。王安石变法的资料在19世纪末由传教士传到美国,引起了高度关注,华莱士研究之后深受启发,他表示新政农贷法正是脱胎于王安石的青苗法。

王安石绝对想不到,他的变法新政在900年后解救了饥饿的美国人民。这场变法超越时空终于有了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来自宋朝士大夫的改革设想,最终成为全人类的文明遗产。

本文作者:京味儿(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9987685957698055/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王安石   北宋   经济   司马光   历史   范仲淹   宋朝   宋神宗   农民   政治   中国历史   帝师   金融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